阅读填空的答卷办法
1、先表后文,掌握预测
“先表后文”即指先读表格,知道表格内容和需要,再依据表格的需要迅速阅读短文,如此便使阅读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,从而能够帮助保证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,同时,可以节省一遍的阅读时间,提升正确做题的速度。请看下面如此一个表格:
Where to go
When to leave
How to go
Group 1
Australia
1._________
By plane
Group 2
2._________
Before May Day
3. _________
Group 3
Hong Kong
4.____________
By sea
Group 4
The KK Lake
On May 3
5.__________
…
…
…
…
通过对该表格的研究,大家可以预测:文章非常可能讲的是几个小组去不一样的地方旅游,依据表头中的 where to go, when to leave, how to go 可知,相应各栏应分别填“去的地方”“去的时间”“去的方法”。通过如此的预测,大家即便不读文章,也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了个基本的认知,等下一步阅读时便有了明确的针对性了。
2、抓住大意,把握细节
填空题在非常大程度上是考查考生对所读材料细节的理解和把握,所以要想做好此题,考生必须要在弄懂大意的同时,充分把握所读材料的细节,特别是与表格内容直接有关的细节,这是做好此题的重点。
3、分类整理,擅长总结
即考生在了解材料的同时,要对所读材料进行整理、分类、加工等,从而过滤源于己所需的有用信息。在一般情况下,表格所涉及的内容都具备肯定的规律性,可能是同一个问题的几个不同方面,也会是几个不同问题的同一个方面,或是几个不同问题的不同方面,等等。譬如涉及几个物体的大小、形状、颜色、功能等,几项活动举行的时间、地址、缘由、方法等,几个事件发生的背景、意义、重要程度或风险性等。考生在做题时,既应该注意有关信息的细节问题,更应该注意这类细节的共性或规律,同时结合表格的需要,过滤源于己所需的信息。
4、探寻出处,对号入座
因为阅读填空题要以所读材料为依据,所以,在一般情况下,每一个空格的所填内容一般可从给定材料中找到出处或依据,考生在做题时要充分借助这一特征,将“空格”与“出处”对号入座,然后依据表格中已有信息的表现形式,准确填出所填之内容。同时,值得注意的是,假如表格所填信息与原文中的“出处”基本相同,则可直接对号入座;假如表格所填信息与原文中的“出处”有较大出入,则要进行适合的转换,然后确定答案。
5、正确运算,同义转换
简单的数字运算是填空题常常涉及的一个考试知识点。一般说来,这种考试试题就运算本身来讲并不难,难的是要在弄清文章意思的基础上,结合表格需要去进行运算。假如阅读材料中有如此一句:Bob was born in Ireland in 1954. His mother died when he was seven. 表格中需要大家填写Bob的妈妈死于何年,那样只须大家能了解这两个句子,便比较容易算出答案是“1961年”。又如:假若文章中有如此一句…and you don’t have to pay for it…,表格中需要大家做下面如此一道题:Charge:_____. 通过同义转换,答案应填free。 f
6、准确拼写,表述科学
阅读填空题与普通的阅读题不一样的是,它不只需要考生能了解,而且需要考生能正确地表达出来。了解材料是首要条件,是基础,但最后要表达出来才算达到目的。此时考生应该注意的是,除去填词外,填符号或数字也是可能的。如“↑”和“↓”分别表示“上升”和“降低”,“16+”表示“16岁以上”,“£200”表示“200英镑”等。具体如何表达,应该注意参考表格中其他相应栏目的表达方法,应该注意整个表格的统一性与表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。